锟斤拷员锟斤拷品

【共读经典 书香润盟】读《从前的先生:盟史零札1939-1950》有感
发布时间:2023/10/26 13:41:17) 点击:490次 作者:陈晓娜 签发人:孙继宏  【关闭】

“本书不是以司空见惯的方法为我们民盟编了一部年表,亦非一般意义上的大事记,而是梳理出了一部中国民主同盟的思想简史”。--梁晓声

本书记录了从1939到1950年间民盟诸位先生的若干剪影,以此承载了民盟自发端、草创至解散、复盟的历史。在零碎史料中渐渐聚拢出一条思想线索,呈现民盟这一中国知识分子集团政治主张全貌的形成过程。一群“先天下之忧而忧”的中国知识分子,本性并不热衷政治,大多素以教育兴国、文化传承、乡村改造、扶助弱民为安心立命之地。在国运艰危,民生离乱,烽火连天,无处安放书桌的情况下,他们走出书斋,抱团成势,组建“统一建国同志会”,继而改组为“中国民主政团同盟”,不靠武装、不图政权、不占地盘,只凭文化和思想力量参与中国政治,活跃在国共两党之间,形成可圈可点的政治风景。掩卷沉思中不禁感念民盟的精神传统,体悟吾辈民盟人的责任之所在。

一、民盟思想史的灵魂

民盟当年的先辈们,不是成了政治人物才值得世人尊敬的。他们此前已经在教育、新闻、文化、社会学及艺术各界成就斐然、立名垂范,之所以登上政治舞台,并不是看准了“时势造英雄”、“舍我其谁”之类,而是因为时代风云凶险,乱象丛生,急国之所忧,民之所急,不忍袖手旁观,迎难而上。这种涉政选择,与自家人生利弊的考量完全无关——民盟的精神传统,正在这一点上,才是民盟思想史的灵魂。

阅读《从前的先生》,闻一多、李公仆、梁漱溟…… 这些精彩、渊博、厚重、亲切的先生们,排成了星汉灿烂的人物长廊,在山河破碎,民族危难之际,他们挺身而出,以“粉身碎骨浑不怕”的牺牲精神,为了自己的信念和中华民族的未来,他们以笔为刀,以身为烛,他们展开论战、唤醒民智、启迪未来,与反动派斗争到底,尽显铮铮铁骨,诠释了“姿态主动,风骨耿耿。花开花落,了无挂碍”的民盟精神。

二、吾辈民盟人的责任

今日之民盟同志的参政议政,与当年已不能同日而语。当年需有大勇,但所要达成之目的明确、单一——促和谈,止内战,实现民主。而今日之参政议政,从政体改革到经济、科技、司法、教育、文化、艺术、农村建设、环境治理、青年就业、社会保障、食品安全、医患矛盾、社会治安……方方面面,百千问题。其中诸多问题,属中国深水区改革难关,犬牙交错,棘手之极。故,不论民盟人士,或其他一概参政议政人士,虽不需冒自我牺牲之险,但却需有费孝通先生进行社会调查那般的深入民间的执着精神。

孟子有言,“当今之世,舍我其谁?”民盟的先辈用自己的风骨,守住了民族的风骨,而我们要将这份风骨、这份文化继往开来发扬光大。作为一名教育行业从业者,我更应向民盟先贤学习,在国际国内新形势下,坚守信念,以维护和创造中华民族的未来为己任,通过教育筑牢新时代无形的城墙,用高质量的文化、教育产品彰显中国精神、讲好中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