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

重温历史 激励前行——记民盟沈阳市委赴外省学习考察活动
发布时间:2012/6/28) 点击:1794次 作者:沈阳师范大学 林承志   【关闭】

    5月18至24日,由市政协副主席、民盟市委主委孙红带队,民盟部分基层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组成的学习考察组,赴西安、延安、重庆进行红色革命和民盟历史学习考察。

    此次学习考察将中共发展史和民盟发展史二者结合起来,使盟员重温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之间“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血肉深情。一行人先后参观了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西安事变纪念馆、中共中央书记处旧址、中共七大会议旧址、南泥湾、延安文艺座谈会旧址、延安革命纪念馆、中国民主同盟诞生地—特园、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及白公馆、渣滓洞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考察组所有成员通过此次学习考察,经历了一场爱国主义教育和民盟发展史的教育,深感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夺取新民主主义战争胜利的艰辛历程和伟大功绩,更加坚定了接受共产党领导的信念,更加深刻体会到民盟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肝胆相照的光荣传统和理想追求;进一步深切感受到民盟前辈的道德风范、学识风骨;进一步坚定了信念,增进了团结。大家决心坚守民盟的政治理想,信守前辈的政治承诺,传承民盟的价值追求和精神目标,秉承当代的“同心”思想,勇担社会责任,多谏发展良策,在当前和未来的时代进程中更好地担负起民盟的光荣使命!

    此次考察学习活动,参观了重庆特园,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瞻仰了革命圣地延安,谒拜了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陵。一路走来,所见所闻,令人心情激荡,感慨颇多,大家心灵得到了一次洗礼,感悟颇深,聊凑数言,愿与盟友共享。

特园情愫——中国现代民主运动的策源地

    “特园”是抗日战争时期著名爱国民主人士鲜英的公馆,位于重庆市上清寺西南角风景秀丽的嘉陵江畔,始建于1931年。因为鲜英字“特生”,故名其宅为特园。曾是以董必武、周恩来为代表的中共南方局对外活动联系的重要场所。

    1939年后,鲜英拒绝仕途,常年居家特园,对来渝各界社会进步人士热情招待。1941年2月,张澜、黄炎培、梁漱溟、罗隆基等在特园秘密成立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并将总部设在特园,鲜英被推举为中央委员。张澜、梁漱溟等长驻特园。特园长年开设流水席,日客流量多达上千,少则数百,鲜英举家倾产,支援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民主进步事业,获有“孟尝君”的称号。重庆的知名人士、社会贤达以特园为民主运动的大本营,常常去特园聚会,不少人还寄宿于特园。以周恩来为代表的中共南方局领导人也是特园的常客。“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曾“三顾特园”,与张澜、沈钧儒、鲜英等民主人士共商国是。重庆谈判的许多细节在此形成,特园也因此被誉为“民主之家”。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上世纪40年代后期慨然书赠“民主之家”匾额。

    比邻特园的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通过历史图片、文物资料、多媒体及各民主党派主要创始人塑像、景观浮雕、语录墙等多种形式,充分展示民革、民盟、民建、民进、农工党、致公党、九三学社、台盟的成立和发展的光辉历程,充分反映了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荣辱与共的光荣历史,广泛宣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历史必然性、伟大独创性和巨大优越性。

    通过这次参观学习,使我们对民盟响应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号召,同中国共产党携手合作,“反对独裁,要求民主;反对内战,要求和平”,为彻底摧毁国民党反动政府,实现民主、和平、独立、统一的新中国而奋斗的光荣历史有了更进一步的切身体会。从而更加坚定了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引下,坚持与中国共产党“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自身建设,积极履行参政党职能,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为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新时期统一战线的巩固和发展,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贡献智慧和力量的决心。

延安精神——中国革命胜利的法宝

    位于陕北南半部的延安是中国革命圣地,城区处于宝塔山、清凉山、凤凰山三山鼎峙,延河、汾川河二水交汇之处的位置,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有“塞上咽喉”、“军事重镇”之称,被誉为“三秦锁钥,五路襟喉”。

    二十世纪上半叶,延安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民族英雄刘志丹、谢子长创立的陕北革命根据地,成为中央红军长途征战的落脚点。从1935年到1948年,延安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是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总后方,党中央和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生活战斗了十三个春秋,领导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十三年间,这里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整风运动、大生产运动、中共七大等一系列影响和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特别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亲手培育了光照千秋的延安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宝库中的珍贵财富,已经成为全国人民团结一致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精神支柱。

    这次我们通过参观中共“七大”会址、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等老一辈革命家故居、枣园、宝塔山等革命旧址和延安革命纪念馆,更加深刻地领悟了延安精神的实质:

    首先,延安精神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我们党是靠艰苦奋斗起家的,我们党和人民的事业是靠艰苦奋斗不断发展壮大的。回顾党的历史,从在上海成立到井冈山时期,从遵义会议到延安时期,从西柏坡到夺取全国政权,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的每一个成就、每一次胜利,都离不开艰苦奋斗。艰苦奋斗是工作作风,也是思想作风,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本色,是凝聚党心民心、激励全党和全体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共同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这是一条极其宝贵的历史经验。 

    其次,延安精神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延安时期是我们党在中国局部地区建立人民政权并不断扩大执政区域的重要时期。我们党历来把为中国广大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为人民服务”的口号就是在延安时期响亮地提出来并在全党认真实践的。那时的陕甘宁边区政府,被誉为“民主的政治,廉洁的政府”。当年驻延安的美军观察组成员说:“这里不存在铺张粉饰和礼节俗套,没有乞丐,也没有令人绝望的贫困现象,人们的衣着和生活都很俭朴,人民之间的关系是坦诚、直率和友好的。这里也没有贴身保镖、宪兵和重庆官僚阶层的哗众取宠的夸夸其谈。”中国共产党就是以对人民的无限忠诚赢得了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再次,延安精神就是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延安时期是我们党科学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成功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理论上实现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时期。毛泽东同志的许多重要著作,如《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都是在延安时期完成的。毛泽东思想正是在延安时期逐步成熟并正式写到了党的旗帜上。今天我们要在新形势下弘扬延安精神,仍然要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最后,延安精神就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我们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也是在延安时期形成的。实践表明,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达到实事求是;只有实事求是,才是真正地解放思想。因此在如今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切实做到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就是坚持实事求是,这也就叫做坚持解放思想。

黄帝桥陵——炎黄子孙的人文初祖

    黄帝陵,是中华民族始祖黄帝轩辕氏的陵墓,相传黄帝得道升天,故此陵墓为衣冠冢。位于陕西省黄陵县城北桥山。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编为“古墓葬第一号”,号称“天下第一陵”。黄帝陵古称“桥陵”,为中国历代帝王和著名人士祭祀黄帝的场所。据记载,最早举行祭祀黄帝始于公元前442年。自唐大历五年(770年)建庙祀典以来,一直是历代王朝举行国家大祭的场所。

    黄帝是我国原始社会末期一位伟大的部落首领,是开创中华民族文明的祖先。他用玉作兵器,造舟车弓矢。他的妻子能养蚕,其史官仓颉创造了文字,其臣大挠创造了干支历法,其乐官伶伦制作了乐器。我国后来能巍然屹立于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列,这与黄帝的赫赫殊勋是分不开的。

    通过这次谒拜黄帝陵,进一步激发了我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极大地坚定了我们致力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雄心壮志。我们一定要紧紧地团结在以胡锦涛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这一中国党际关系的基本建构原则,充分发挥参政党作用,积极参政议政,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尽绵薄之力。

    总之,这次考察学习是一次追忆先辈伟业的切身体验,是一次净化灵魂信念的心灵洗礼,是一次溯本清源的寻根之旅。考察学习的时间是短暂的,但对我们的教育影响是深远而长久的,对我们启迪和激励是深刻而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