锟斤拷锟斤拷锟阶诧拷

两会直击∣李萌娇:破解产业扶贫难点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发布时间:2020/5/27 16:37:30) 点击:10392次 作者:民盟本溪市委 签发人:李洪  【关闭】

    编者按5月25日,中国小康网”、《小康》杂志采访全国政协委员、民盟辽宁省委副主委、市人大副主任、盟市委主委李萌娇,并《李萌娇:破解产业扶贫难点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刊发文章后,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转载热,先后十余家媒体对此文进行了转发。下为全文转发中国小康网”的报道

    国务院扶贫办数据显示,预计2019年我国减贫人口将超1000万,95%以上的贫困人口可以脱贫,90%以上的贫困县可以摘帽。但是虽然目前剩余的贫困人口数量不多,但深度贫困地区、贫困人口,脱贫任务更加困难,面临着产业发展基础薄弱,内生动力不足等总是,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方面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产业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稳定脱贫的关键之策、重中之重,2020年是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要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全面完成,应下力气破解产业扶贫中存在的问题,增强“造血”和自生动力。全国政协委员、民盟辽宁省委副主委,本溪市人大副主任李萌娇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近年来,针对扶贫工作的实际调研中,地方干部普遍反映产业扶贫也是“五个一批”中最难的一项,产业扶贫困难重重,存在产业扶贫不好搞、选择难、推进慢等问题。”

    一是贫困户自身发展潜力不足。农业产业属于高风险、高投入、高技术、低利润、回报周期长的产业,受自然灾害、市场行情、疫病防控、技术指导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贫困户积极性不高,有畏难情绪。

    二是产业扶贫项目同质化问题突出。目前,各地扶贫产业项目主要集中在种植业和养殖业等方面,模式相对单一,产品附加值不高,产业链条短,农产品的储藏,运输,销售等相关产业发展滞后。

    三是产业项目市场预判不足,缺少稳定的销售渠道。这是目前制约产业扶贫项目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多注重产品的生产,往往忽略当地的市场情况和做好风险评判和预测,造成了产、供、销分离现象。大部分产品以农贸市场为销售终端,在超市和连锁店占有的销售份额较少,经常发生农产品滞销,导致“谷贱伤农”,难以依靠产业实现稳定、长久的脱贫,这也是一些地方农民对发展产业没有积极性的主要原因。而且,目前很多贫困村发展的扶贫产业项目,多是依赖帮扶单位帮助运作、销售产品,没有形成稳定的销售渠道和市场,一旦帮扶单位撤离将面临运营及产品销售难题。

    四是产业扶贫项目遭遇资金难题较为突出。这是制约产业项目扶贫的重要瓶颈之一。一是地方政府产业扶贫专项资金投入量与产业项目发展实际需求不配套,存在“僧多粥少”现象。驻村队及贫困户发展产业项目时,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资金难题,由于地方财力所限,目前各地安排的财政扶贫项目资金有限,远不能满足所有贫困村、贫困户发展产业项目的实际需求。而且农业涉及的财政资金,大多需要不同比例的自筹资金,对于贫困户来说难以实现。二是农业产业项目遭遇融资难。尽管国家及各地金融部门对扶贫产业项目推出了一些金融产品,但产品与扶贫产业发展实际需求不匹配,难已满足扶贫项目融资需求,造成贷款难。如,农业产业项目的营利周期最短一般也要一年以上,而贷款周期往往是一年,且采取整贷零还的方式,也就是说,贫困户贷款后月月都要还贷,种植业或养殖业一个农业周期不到、尚未见利,拿什么还钱?尤其是种养项目,一般周期较长,为遵守还款制度、树立良好的信用,不得不留相当一部分贷款用于还款,由于本身贷款数额就小,最后用于生产的贷款所剩无几。这种贷款方式与产业项目发展的实际需求是不匹配的,难以起到助力扶贫项目发展的初衷,更严重影响农民的贷款积极性。

    李萌娇建议:产业扶贫应抓住资金投入、特色化产业、市场销路、金融保障四个关键点:

    一要加强各部门涉农和扶贫资金的统筹使用。由于地方财政能力所限,破解扶贫产业项目的投入难题,要注意统筹各类涉农扶贫资金,结合实际制定出台重点突出、标准清晰、便于操作的产业扶贫政策体系,系统推进精准产业扶贫。

    二要结合当地实际,发展特色化、组合式产业。为了避免扶贫产业的同质化、重复发展,增强产业项目的稳定、长久运营能力,选择多功能、新业态的扶贫产业项目,如大棚种植+光伏发电,花海经济+乡村休闲旅游等,通过农业与旅游、康养等多种产业的结合,拓展农业项目的多种功能,构筑层次多、类型广、功能强、业态丰富的贫困乡村特色产业链条,从而实现长久而稳定的脱贫致富。同时,要重视产业扶贫的总体规划,将贫困户、贫困村的产业扶贫项目发展,与当地省市县总体设计和主导产业的空间布局等结合起来,树立产业统筹发展的思维,把扶贫产业纳入到整个地区产业发展规划之内,加强产业之间的相互促进和协调发展。

   三要多种渠道积极开拓市场,建立稳定的销售渠道。一是国家可以出台扶贫政策,建立贫困地区与大中城市的农产品市场对接、帮扶机制。通过大中小城市社区与贫困地区农产品建立绿色直销渠道,为贫困地区农产品销售建立稳定的销售渠道。二是扶贫部门要学会“借力”而行。借助当地的龙头企业以及各类专业合作社的良好市场,以及借力联网网的销售优势,开辟农产品电商销售渠道,积极拓展市场。

   四要创新金融扶贫产品,推出真正符合扶贫产业金融需求的产品。一是金融部门要加强调研,推出真正满足产业扶贫项目金融需求的产品。金融部门应加强对基层贫困户、驻村工作队、农村企业等对象的调研,真正了解产业扶贫项目的周期特点、融资需求以及还贷要求等,为产业扶贫项目“量身定做”切实管用的金融产品。二是政府多方联合探索新的小额信贷扶贫模式。比如河北省 承德市探索实施的“政银企户保”金融扶贫新模式——“政府搭台增信、银行降槛降息、企业农户承贷、保险兜底保障”等多方联动机制,较好地解决了钱从哪里来的问题。通过财政杠杆撬动、保险兜底保证、银行1∶10放大贷款金额;政府为农户缴纳政策性保险,引入保险公司参与;如果贷款户因意外原因逾期不还,保险公司代偿80%的贷款本息,政府承担10%,银行最多承担10%,降低了各方风险,为贫困户脱贫致富引入了资金活水。

    来源:中国小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