锟斤拷织锟斤拷锟斤拷

【政治交接主题教育丨纪念抚顺民盟组织成立65周年·代表人物】斯人虽逝 业绩永存
发布时间:2022/5/12 9:28:47) 点击:1817次 作者:民盟抚顺市委 签发人:于曼  【关闭】



    杨伟(1904.08—1965.06),亦名毓清,字幼民,陕西潼关人,我国著名化学工业专家。1925年清华大学毕业后,先后在美国俄亥俄州州立大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化工系和化学工程系留学,1930年获博士学位。1957年在抚顺市加入了中国民主同盟,1957年5月26日,担任民盟抚顺市筹备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61年10月15日,当选为民盟抚顺市委员会第一任副主任委员。1955年至1965年任政协抚顺市第一至第四届常委,1959年至1964年任全国政协第三、四届委员会委员。1957年当选为抚顺市人民代表、抚顺市人大常委会委员。



    杨伟先生是我国化学工业老一辈技术专家、教授、高级工程师,在我国科学技术界尤其在化学工业界享有很高的声誉。他思想上追求进步,早在北京求学期间就积极参加“五四”爱国运动。他心怀发展我国化工工业,尽快摆脱贫穷落后局面,早日走上振兴富强之路的理想,在美国学业有成后,他拒绝了优厚的聘金,1931年毅然回国,任厦门大学化学系教授。1934年至1945年任河南孝义兵工厂硫酸化验室主任、四川泸县第23兵工厂技术处处长兼制造处处长。1946年至1950年任河南救济分署储运主任,上海新业酸厂厂长兼顾问,积极投身于培养中国自己的知识分子和发展中国化学工业。全国解放前夕,曾与杨伟同窗的大部分留美校友纷纷退往台湾,他痛恨国民党的腐败统治,相信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回绝了劝阻,坚决留在了大陆。

    新中国成立后,应周恩来总理的邀请,杨伟从条件优厚的上海来到抚顺,参加石油一厂、二厂建设。从1950年5月至1965年6月,先后任抚顺石油一厂总工程师、抚顺石油研究所所长、抚顺石油一厂副总工程师兼抚顺石油二厂副总工程师。当时的工作环境和条件非常艰苦,但他克服了重重困难,充分发挥自己的技术特长,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之中。在担任石油一厂副总工程师期间,为了提高硫酸、硫铵生产水平,进行了许多艰苦细致的工作,开发应用新技术,对工厂的生产工艺进行了全面的改造。一厂接触硫酸装置1951年部分投产,1953年即达到年产5万吨的设计能力。一厂铅室硫酸装置开工后,经他多方查阅资料和实际探索,对硫酸生产进行了机械化操作改进,使硫酸产量超过了原设计的生产能力。在恢复生产的三年后,跃居全国专业硫酸厂的第三位。在硫铵生产上,他采用大漆防腐的先进技术,延长了设备寿命,防止了设备腐蚀。硫铵产量在建国初期跃居全国第一位,硫酸车间在1959、1960年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国红旗单位。

    杨伟非常重视科研工作,在担任抚顺石油研究所所长期间,使所内职工从68人增加到600余人,办公场所从不足1000平方米增加到6000平方米以上,使该所成为一个初具规模的科研单位。在课题研究方面,他紧密结合生产实际,解决技术难题,开展了页岩干馏的试验研究。组织科研人员进行了颗粒页岩及粉末页岩的干馏试验研究,为充分开发利用页岩资源取得了半工业化试验结果。通过单炉的试验,对石油一厂的原油生产起指导作用,并为石油二厂恢复生产提供了数据。他还组织科研人员开展了对页岩干馏副产品的回收研究工作,为石油一厂、二厂增产页岩汽油、提高经济效益,做出了重大贡献。杨伟非常重视科学技术的交流,经常组织一厂、二厂干馏系统的同志,开展比、学、赶、帮和学术交流活动,探讨研究新技术理论,开发新产品,改进工艺条件,提高工程技术人员专业技术水平,积极培养技术人才。他在我国化学工业理论研究、基础建设和硫铵、硫酸生产工艺技术等方面,均取得重大成就,为我国石油化学工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965年6月7日,杨伟先生因病与世长辞。6月12日,抚顺市举办隆重的“抚顺市各界悼念杨伟先生公祭大会”,参加公祭的有千余人,国务院总理、全国政协主席周恩来派人代他送来了花圈,缅怀他的功绩。抚顺人民没有忘记他为抚顺市经济恢复和建设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1989年,抚顺市人民政府首次评选建国以来“抚顺市科技精英”活动中,追授他“抚顺市科技精英”,使他的精神和业绩永载史册,激励一代代人沿着他的足迹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