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

> 盟员风采
胡愈之
发布时间:2013/12/5) 点击:4995次    【关闭】

 

    胡愈之(1896~1986),男,原名学愚,汉族,1896年9月出生于浙江上虞县(今上虞市丰惠镇)。中共党员。1946年加入民盟,历任民盟第一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常委兼秘书长,第二届中央委员会常委兼秘书长,第三、四、五届民盟中央副主席。1985年9月史良主席逝世,胡愈之任民盟第五届中央委员会代理主席,旋于1986年1月1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18岁考入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当练习生,刻苦自学成才,到20年代中期,已是著译丰盈的作家和翻译家,也是出色的新闻出版工作者及国际问题专家、政治评论家和世界语学者。
    五四运动时期,他是新文化运动的积极战士;五卅运动中,创办《公理日报》指导运动发展。1927年上海工人武装起义取得胜利,他作为编译出版工会的代表出席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时,公开发表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抗议信。1928年初,被迫出国,到法国巴黎大学研习国际法,并到欧洲和苏联考察,思想上实现了由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1931年回国。
    “九一八”事变后,为实现抗日奔走呼号。1932年任民权保障同盟执行委员,任法国哈瓦斯通讯社上海分社中文部编辑,兼任《东方杂志》主编。积极协助邹韬奋办好《生活周刊》、生活书店,使之成为影响巨大的革命文化堡垒。1933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6月参加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领导工作,救国会“七君子”被捕后,为营救“七君子”出狱,与宋庆龄、何香凝等发起“救国入狱运动”。
    抗战爆发后,在上海、武汉、桂林等地积极组织救国会成员开展抗日救国活动;创办“复社”并参与创办国际新闻社、文化供应社,出版抗日进步书刊。向国内外发布中国抗战的新闻和评论。1940年11月奉命赴新加坡,接任《南洋商报》编辑主任,在侨胞中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协助陈嘉庚成立抗敌动员总会,任宣传主任,参与组织文化界人士成立“星华文化界战时工作团”,开展群众性武装抗日斗争,直到新加坡陷落,流亡到印尼苏门答腊。
    日本投降后,回到新加坡,创办新南洋出版社,出版《风下》周刊;后又创办《南侨日报》并任社长。1946年,联络华侨上层人士和文化界人士,在南洋发展建立民盟组织,并于次年9月召开民盟马来亚支部第一届全马代表大会,任支部主任委员。1948年9月,回国后,赴中共中央所在地西柏坡,参加新政协筹备工作并参加民盟中央的领导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光明日报》总编辑、出版总署署长,文化部副部长,文字改革委员会副主任,第一、二、三、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委、第六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第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副主席等职。